寧德人大網消息 (記者 楊洋) 1月9日,《福建日報》第四版將我市人大常委會搭建代表活動平臺工作作為全省各設區(qū)市人大工作亮點回放刊登。一個個活動場所的設立,一件件社情民意的及時辦理反饋,無不體現了我市推進該項工作的豐碩成果。
2013年,市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強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工作的意見》,要求每位人大代表每年固定聯(lián)系3至5名群眾,每年至少為群眾辦一件實事、提一個意見建議,并開展代表信息公示、定期回選舉單位、參加“群眾接待日”等。各縣(市、區(qū))人大認真落實意見要求,加強代表活動平臺建設,激發(fā)代表履職積極性,實現代表活動不斷線、長流水,真正使代表在閉會期間“閑不住”。
“小場所”串千家凝心聚力惠民生
福安市是我國畬族人口最多的縣級市。福安市級人大代表241名,其中畬族人大代表就有34名、占14.1%。
隨著2012年2月福安畬族人大代表之家的成立,福安畬族人大代表針對畬族村莊“一村一品一特色”、保護民族特色文化等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一年多來,共提出議案、建議、調研報告60多份,開展義診活動診治畬民100多人次,捐助各類善款40余萬元。
“畬族人大代表之家的創(chuàng)建,是福安市人大代表在新形勢下積極探索如何有效發(fā)揮代表作用的一個重要實踐?!备0彩腥舜蟪N瘯魅魏问烂髡f,“畬族人大代表之家為閉會期間的代表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為代表知情知政、參政督政、聯(lián)系選民、發(fā)揮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碑屪迦舜蟠碇业慕ⅲぐl(fā)了畬族人大代表閉會期間的履職活力,營造了代表積極履職的濃厚氛圍,促進了福安代表資源共享、通力協(xié)作,促使代表以更加激昂、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福安社會經濟各項事業(yè)建設中。
人大代表回選區(qū)走訪選民,傾聽群眾呼聲是代表工作的重要內容。畬族人大代表之家成立以來,畬族人大代表及時將群眾關心和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訴求形成閉會期間代表建議、意見,依法交由相關部門辦理。一次回訪中,鐘平玉代表發(fā)現了城陽鎮(zhèn)純畬老區(qū)基點村茶洋村變壓器及高壓線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于是,畬族人大代表之家便通過福安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室邀請福安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與代表一起到實地調研、協(xié)商,形成農改方案,促進代表建議辦理的落實,使該村老舊的變壓器及高壓線得以改造……代表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代表為人民”這一宗旨。
畬族人大代表之家現聯(lián)系在福安籍各級畬族人大代表38人,其中省人大代表3人、寧德市人大代表5人、福安市人大代表33人;創(chuàng)建了辦公、議政、咨詢、接訪等工作機制;推薦產生了召集人、辦公室工作人員,聘請了法律顧問;制定了人大代表學習制度、人大代表視察制度、人大代表小組例會制度、人大代表聯(lián)系選民制度等。為解決無址活動問題,鐘奶祥等代表還籌資裝修了近16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從而使畬族代表有了一個固定的活動平臺,密切畬族代表之間的聯(lián)系。
[1] [2] 下一頁
責任編輯:ndw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