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_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_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 <dfn id="zskxd"><var id="zskxd"></var></dfn>
      <span id="zskxd"></span>

      首頁 縣市頻道 福安新聞

      金山那道紅軍嶺

      2017-11-28 16:42 來源:寧德網(wǎng) 葉子清 鄭望

      圖片1

      寧德網(wǎng)消息(葉子清 鄭望)十月小陽春,福安“大金峰”冬季杜鵑花的視頻、圖片在朋友圈流傳后,吸引不少人慕名前往賞杜鵑。

      雙休日,細雨蒙蒙。驅車從福安市區(qū)馳向松羅鄉(xiāng),沿著鄉(xiāng)政府門前水泥路向東,蜿蜒崎嶇10公里盤山路,抵達大金峰山麓金山村。環(huán)觀村居,雙溪碧水交流于村口,四面群山環(huán)抱,綠樹蒼天。可謂“翠竹林中黃鸝叫,古松頂冠野鶴飛,清泉潺潺無聲處,游魚靜靜窺人行。”

      圖片2

      隱藏在層巒疊嶂中的古村落,一水中流;獨具閩東特色的古民居依山傍水,錯落有致,不愧為風景如畫之地。

      金山村之所以喚作金山,是因為村落背靠屏峰形如“金”字而得名。據(jù)史料記載,宋天圣年間,金山始祖劉瑤公于長溪縣杉洋漈下(今霞浦縣柏洋鄉(xiāng)橫坑村區(qū)域),游獵至此,觀其林蒼竹翠,水秀山青,龍蟠虎踞,念其裊裊勝境,遂構廬而居,至今已有900多年。

      金山村轄金山、山里洋、坑里、前園自然村,全村176戶800多人丁,清一色劉姓,隱逸山林“耕讀世其家”。村口雙溪匯流處,有座清朝嘉慶年間古建筑“虎砂尾橋亭”,橋亭外,那道大嶺,乃村南方向通往外地的主要道路。

      圖片3

      從金山大嶺拾階而上,踏著無以計數(shù)行腳踩過磨蝕得滑亮的石階,仿佛隱隱傳來當年行者的跫音。在交通不發(fā)達的古代,腳穿草鞋,肩挑擔子,長年跋涉于此道上的“挑擔夫”,他們曉行夜伏、餐風露宿,不斷用肩膀和雙腳擔負著山里山外的物流交通,延續(xù)著“茶鹽古道”。革命戰(zhàn)爭年代,這道嶺留下無數(shù)革命者的足跡,也連接著金山人民與閩東紅軍“血肉關系”的情結。

      金山村,(原金溪鄉(xiāng),即現(xiàn)在金山行政村和南溪行政村兩村合并為一鄉(xiāng),鄉(xiāng)公署設在南溪村)位于福安東部與霞浦縣交界處,為閩東革命戰(zhàn)略要地。1939年至1933年間,葉飛、施霖、詹如柏、施隆弟等福安中心縣委領導人經(jīng)常在金山、南溪一帶進行地下活動。組織發(fā)動金山村一百多青壯年參加革命隊伍,成立了以閩東游擊隊領導的地方武裝紅帶會,建立起福霞(福安、霞浦)蘇維埃政府聯(lián)絡駐地,參加了以施霖組織領導的攻打霞浦松城、福安賽岐國民黨反動民團等多場戰(zhàn)役。戰(zhàn)斗中,金山村紅帶會隊員們奮勇當先、英勇殺敵的表現(xiàn)深受革命領導的贊許。紅帶會隊員劉新貴(又名劉兆恩)參加革命,緣于表伯施霖的影響(其祖母施眉妃是施霖的姑母),他將自己的老宅獻出作為革命領導人的秘密聯(lián)絡點。帶領兩個弟弟劉兆忠、劉兆思擔負起放哨、送信、聯(lián)絡接頭任務和安全保衛(wèi)工作。其妻子謝梅慈和兩位妯娌陳珠珍、吳細妹也負責燒水做飯、清洗縫補的后勤事務。當時家中還留下許多革命同志寫的“谷票”、“菜金”條子。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金山村民,用紅薯、紅米、紅茶、紅酒,養(yǎng)育了紅軍,還不惜犧牲演繹了一個個義薄云天的動人故事,英勇悲壯的“九家保”就是典型故事之一:

      圖片4

      那是1933年10月2日晚,中共福安中心縣委在南溪村施膿祿家召開重要會議。傍晚時分,葉飛、馬立峰、詹如柏、施霖、郭秀山等7位閩東革命主要領導人,先后來到南溪村,不料遭遇正在村里巡查的反動大刀會匪徒,全部被捕押往王家瀨村。

      年僅32歲的金山村青年劉新貴,聞聽此事心如刀割,在匪徒還沒摸清底細,革命領導同志的身份尚未暴露之前,靠著自己妻子與匪首謝玉針堂兄妹關系,和施膿祿一起,前往王家瀨與匪首謝玉針攀遠親套近乎,設法營救。

      但匪徒仍要9家連坐擔保,500大洋做抵押,才能換7個人。施膿祿、劉新貴一心只想早些營救出革命同志,咬咬牙根,二話不說,就點頭應承了。

      圖片5

      籌措500大洋,在這貧窮的山村談何容易!何況他們自己才2家,還要再找7家擔保家,這可是叫人拿身家性命的風險事,誰愿意擔當呢? 沒想到,他們回到村將這大難事向擁護革命的鄉(xiāng)親們一說,立即得到大家的幫助支持。

      鄉(xiāng)親們立即走親求友,東挪西借籌大洋,當天施霖母親就將自家的地賣掉,換得120塊大洋。同時,又有南溪村謝嫩妹、劉老仁、劉奶連、劉長樹、諶榮泰、劉學仁、金山村劉學清等7家人主動要求出面當保家,在擔保書上摁下手印,不消大半天,鄉(xiāng)親們火急火燎地湊足500大洋。

      圖片6

      施膿祿和劉新貴趕緊用紅布包上銀元,懷揣著9家人摁上鮮紅手印的擔保單,趕往王家瀨村,交給匪首謝玉針,謝玉針狐疑地查問了一陣擔保單上9家人的姓名后,這才開聲松綁放人。施膿祿、劉新貴見葉飛等7位領導人被安全釋放,方才全身松懈下來,長長地吁了口氣……

      誰知事后沒過幾天,反動派察覺出葉飛等人的真實身份,惱羞成怒,南溪村、金山村遭到最兇狠的報復,一群匪徒又撲進村瘋狂地抓捕走9家23人。施膿祿被抓去嚴刑酷打,要她供出革命者的去向,她堅貞不屈,始終不松口。反動派見她死不低頭,就將年僅20歲的她四肢分解殘忍殺害了。當時她身懷六甲,一尸2命呀!另外22位鄉(xiāng)親也同時被敵人殘忍殺害,一時間血流成河,即使這樣,反動派還不甘心一把火燒毀9家房屋。

      圖片7

      劉新貴慘遭大刀會匪徒毒打,雖未當場致死,卻也奄奄一息,落下致命殘疾,年僅46歲便撒手人寰,早早離開了人間。

      冬日的“大金峰”,仍然盛開醉紅的杜鵑花,仿佛訴說著上世紀三十年代閩東蘇區(qū)革命斗爭的故事:1934年2月,金山山腳下的柏柱洋,成立了閩東蘇維埃政府,開創(chuàng)了閩東革命新紀元,閩東蘇區(qū)鼎盛時期,下轄9個縣和42個蘇區(qū),面積達1.1萬平方公里,人口近百萬,成為中國南方的最后一塊紅色革命根據(jù)地。

      如今,“九家保生死大營救”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其中金山村兩戶劉新貴、劉學清的革命事跡卻鮮為人知。我們不能忘卻劉新貴、劉學清對閩東革命所作的貢獻,不能忘卻金山人民的革命情懷。

      十月小陽春,嶺上映山紅。我們不忘初心,重走金山紅軍嶺。用雙腳踐行、用心靈體驗,讓革命精神永遠傳承,建設美好家園。盡管時近冬日,嶺上映山紅依然火熱耀眼,勃發(fā)生機;嶺旁茶園遍綠,迎著朝陽,綻芽飄香······

      責任編輯:葉朝玉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wǎng)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寧德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wǎng)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