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下黨:公司+合作社+農戶 定制茶園促增收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共享富裕新生活
寧德網消息(記者 吳圣錦 大學生記者 梁培鑫) 撥錢修路,改變的是人們的出行方式;搭屋建橋,改變的是農村的面貌。在壽寧縣下黨村,因地制宜發(fā)展出了不同的建設模式——中國第一個定制茶園,徹底改變了“等、靠、要”的狀態(tài)。
幾年前,下黨村作為一個革命老區(qū),村里基礎設施落后,沒有網絡,沒有路燈,村民出行十分困難,生活也很單調。但這個面貌如今已經悄然開始改變。
下黨村地處福建與浙江的交界處,多山,多霧,十分適合茶葉的生長。下黨村人在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開始籌錢種茶,從賣茶葉,到賣茶園,從微收入到高利潤,就這樣,中國第一個扶貧定制茶園誕生了。這一切,都被下黨村民王明秀看在眼里。
王明秀說:“黨的十八提出要精準扶貧以后,政府對下黨鄉(xiāng)的經濟更加關注,下黨鄉(xiāng)的發(fā)展步伐也越來越快,經濟收入越來越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也不斷上漲。”據了解,扶貧定制茶園從2014年啟動以來,至今共有118戶農戶和680畝地。扶貧定制茶園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即公司與客戶簽合同,合作社和農戶對接。該茶園價格為每畝2萬元,茶農每畝每年向客戶提供100斤成品茶,作為幫扶獎勵,訂購茶園的茶園主可獲得榮譽證書和愛心茶園主稱號等獎勵。
作為扶貧定制茶園項目的負責人,王明秀表示,自從茶園開展以后,茶農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一方面得益于固定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減少了化肥等產品的購買,茶農的收入從原有的每畝2400多元,提升到每畝6000元。同時,該項目還對特別貧困戶提供包吃包住的服務,并提高貧困戶的農地價格。扶貧茶園定制項目,不僅使農民擺脫了貧困,下黨鄉(xiāng)也從中獲得巨大收益。茶園發(fā)展起來后,也相應帶動了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茶館、旅社、飯莊紛紛建立,促成了一條完整的旅游產業(yè)鏈。
除此以外,該項目得到了福建廣電網絡的大力支持,運用互聯網+的理念,對茶園種植采用可視化管理,客戶通過專門的app可隨時觀看茶葉的生長狀況、采茶和制茶的過程。茶園有一句“賣茶園不賣茶”的宣傳口號,意為打造專業(yè)的品牌源頭。接下來,定制茶園將與旅游業(yè)相結合,游客可體驗自行采茶與制茶的過程。
王明秀說:“茶園的開辦統(tǒng)一由國務院扶貧資金辦支持,黨的十九大以后,政府對我們的茶園更加關注,我們的茶園也會越辦越好!”
責任編輯:葉朝玉